京胡是哪种戏曲的主奏乐器
京胡,又称胡琴,是中国传统戏曲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京胡是中国的传统拉弦乐器,随着京剧的形成,于清乾隆年间在胡琴基础上改制而成,因主要用于京剧伴奏而得其名,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京胡原名“胡琴”,最早也称“二鼓子”。最早的京胡琴杆很短,琴筒也小,用软弓拉奏,当时被称为软弓京胡。
19世纪以后,京胡逐渐开始用硬弓拉奏,琴杆、琴筒不断加大,京胡也逐渐在中国各地流行起来。京胡主要由琴杆、琴筒、琴码、琴弦和弓子等部件构成。京胡的琴筒呈圆筒状,是京胡的音响共鸣部分,琴弦的振动通过弦马传至琴筒,使筒内空气振动,发出清脆明亮的音色。早期的京胡只有一种规格,经过制琴师与演奏者长期的实践,京胡发展为各种规格,以适应京剧音乐发展的需要。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声明:本网页内容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