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提琴音色的控制方法
大提琴作为一种典型的弓弦类乐器,音域较低。演奏者要想尽可能利用乐器表现出其价值,就要能够正确处理“弓”,这是决定大提琴是否能够演奏出完美音色的关键。其中,掌握正确的握弓方法和力量非常重要。
正确握弓揉弦
在演奏方法中,首先需要讨论的是握弓,在我国,大提琴有三种握弓方式,其中一种是德式握弓,早期在德国比较长用,具体方式是手腕举高,手臂注意内侧运行,手肘注意自然放低,四个手指也要平直,这种方法比较古老,适用于演奏古典音乐,技巧性要求不高,音色柔和。
揉弦
揉弦是手指在弦上的一系列动作。揉弦方法非常多,不同方法又主要分成三种大类,即快揉、中揉和慢揉。不同的揉法都给音乐所要表现的音色带来新的不同。在揉弦过程中,手指动作幅度大小、用力情况、频率、面积等,都会影响整个音色。比如幅度小、用力大、频率慢的就比较适用于表达暗淡、深沉的音色,而幅度大、用力小、频率快的适合表达明亮、圆润的音色。
选择合适弓法
弓法就是拉奏的方式,虽然在演奏作品时采用的弓法是不同的,但是应该尽量选择最符合的弓法,从而更加准确地表达音乐的内容。
首先是分弓,要做到上弓、下弓尽量平衡,弓子紧贴弦,每个弓段都要保证如此,一般使用中弓演奏较快的部分。其次还有连弓,一个弓出现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音,连弓的音量较分弓低。在一般情况下,连弓不能有任何停顿,应该流畅、抒情。顿弓是由分弓发展而来的自用方法,分为分顿弓和连顿弓,连顿弓是一弓多音,在独奏中比较常见,但是方法比较难掌握,在整个演奏中,拇指食指要相互运用,由慢到快,停得干净。最后一种是跳弓,大提琴的弓和弦是可以分开的,可以先做拍皮球的动作,再加上左右,其中也要注意接触点固定,左右与高度注意配合,弓子要贴着弦,胳膊动作要小。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声明:本网页内容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