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阮有几根弦
阮有四根弦,13柱,人们称之为阮咸。很多人认为阮就是琵琶,但它事实上是琵琶的古筝两种民族乐器的组合。阮就是阮咸的简称。相传西晋阮咸善弹此乐器,因而得名。元代时在民间广泛流传,成为人们喜爱的弹拨乐器,有了广阔的音域和丰富的表现力。
阮的起源说法不一,据汉代至魏晋时期的文史资料所载,阮是中国自创的一种圆体、直项、四弦、12柱(品)的乐器。起源大约在公元前217至公元前105年,汉时称秦琵琶或秦汉子 北魏壁画中的阮 西晋阮咸善弹此种琵琶,此琴因此得名阮咸。
唐代,约在350年前后由西域传入中国的曲项琵琶盛行,在乐部居于首位。逐渐将曲颈琵琶直称琵琶,而直柄圆形的琶琶,则称阮咸。直到清代,阮虽仍保持着古制,但音域只有1个多八度,在民间流行的旧式阮,则退化为两条或三条弦。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声明:本网页内容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