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的习俗有哪些
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也被叫做乞巧节或女儿节,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天上的牛郎和织女会在鹊桥相会,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中国的情人节,在这一天民间有很多习俗,例如拜月、吃巧果、穿针乞巧、喜蛛应巧、晒书、晒衣裳、种生、贺牛生日等等。
1、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月亮是女子的祥瑞,古代有女子拜月的传统,尤其是七夕、中秋的时候都要祭拜月亮。
2、巧果的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锅中化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擀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最后折为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黄即成。巧果在七夕的夜晚食用,就和中秋时的月饼一样。
3、穿针乞巧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西京杂记》中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
4、七月七日,女子捉蜘蛛放于小盒中,天亮后,视蛛网的稀密程度来决定谁最手巧。
5、七夕的时候会晒书、晒衣裳,始自东汉,一直到明清都有。
6、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瓷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有求子之意。
7、为纪念老牛对牛郎织女的付出,儿童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叫做“贺牛生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声明:本网页内容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