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为什么定在农历八月十五日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较多。一说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二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关于中秋节的由来:
“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流传下来的习俗。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比如赏月,民间中秋赏月活动始于魏晋,盛于唐宋。明清以后每逢中秋,人们便摆出果品,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
这些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声明:本网页内容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