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 > 历史文学 > 正文内容

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

夏朝(约公元前2100年-约公元前1600年)是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夏朝最后一个国君桀只顾自己享乐,不顾民众疾苦,最终为商部族首领汤所灭。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文字记载的王朝。末代君主帝辛(商纣王)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后自焚而亡。

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是继夏、商之后中国第三个朝代,西周最后一个君主周幽王荒淫无道,致使国人暴动,最终被犬戎杀死,西周灭亡。

青铜器

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

1、夏商西周是奴隶制国家,诸侯分封制的必然结果;

2、没有加强中央集权,导致权力实际掌握在各地诸侯手里;

3、奴隶制社会的不合理性,必然被封建社会取代;

4、三朝最后君主荒淫无道,政策阻碍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人民连连哀怨,导致国民反动,最终导致灭亡。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声明:本网页内容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本文链接:https://www.ilovemychina.cn/p/4881.html

相关文章

怎么读书读书的好方法有哪些

怎么读书读书的好方法有哪些

读书是指获取他人已预备好的符号、文字并加以辨认、理解、分析的过程,有时还伴随着朗读、鉴赏、记忆等行为。读书是通往梦想的一个途径,读一本好书,让我们得以明净如水,开阔视野,丰富阅历,益于人生。那么在学习中我们该怎么读书,读书的好方法有哪些?1、可多读几遍,看完后总结内容;先读一遍,再回忆一遍。2、看书...

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哪个城市

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哪个城市

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当时的汴京,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开封,整图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汉族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描绘了当时汴京的繁荣景象,是汴京当年繁荣的一个缩影,也是北宋城市经济状况的写照。《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古代一幅弥足珍贵的社会民俗生活长卷,是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

关于故宫的小知识

关于故宫的小知识

北京故宫,旧称为紫禁城,历经中国明、清两代,24位皇帝,也是当今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建筑最雄伟、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和古建筑群。很多人对于故宫不是很了解,接下来给大家说一下关于故宫的小知识。1、明清宫殿始建于明清永乐五年,永乐十八年建成,平面呈矩形,纵深961米,宽753米。紫禁城的墙,长3.4公里...

拜年的由来和寓意

拜年的由来和寓意

拜年习俗的由来传说远古时代有一种怪兽,头顶长独角,口似血盆,人们叫它做“年”。每逢腊月三十晚上,它便窜出山林,掠食噬人。人们只好备些肉食放在门外,然后把大门关上,躲在家里,直到初一早晨,“年”饱餐后扬长而去,人们才开门相见,作揖道喜,互相祝贺。拜年的寓意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

长方体的特点

长方体的特点

长方体是由六个长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六个长方形任意相对的面都是相同的,长方体具有以下特点:1、长方体拥有6个面,而且长方体的每一组相互面对的面是完全一样的。2、一个长方体总共有12条棱,相对着的四条棱的长度是相等的,因而,如果按照长度来进行划分的话,一个长方体的棱可以被分成三组,每一组都是有四条棱的...

中国五大神兽是哪些

中国五大神兽是哪些

中国五大神兽分别是黄龙,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上古先民将天地分为东西南北中五方,其中每一方对应一种神兽,前四种人尽皆知,它们分别是:左青龙,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但第五种神兽却鲜有人知,甚至到了汉代的时候,世人对于五神兽的说法便逐渐流传为四方神兽了。张衡在他的《灵宪》中感叹道:黄龙轩辕於中,则是...

中国民族英雄有哪些

中国民族英雄有哪些

中国有很多民族英雄,有卫青、岳飞、文天祥、于谦、戚继光、史可法、郑成功、林则徐、邓世昌、王铭章、张自忠等。民族英雄是指维护国家领土、领海、领空主权完整,保障国家安全,维护人民利益及民族尊严,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献出宝贵生命和作出杰出贡献的仁人志士。民族英雄分狭义的与广义的两种类型,在一般情况下,人们...

端午节谚语

端午节谚语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各地都流传着很多关于端午节有意思的谚语,通俗易懂的短句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端午节,这里整理了一些关于端午节的谚语,一起来看看吧!有关端午节的谚语:1、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2、清明插柳,端午插艾。3、家有三千艾,郞中不用来。4、未吃端午...

司母戊鼎是用来做什么的

司母戊鼎是用来做什么的

司母戊鼎是古人用来祭祀先祖的,鼎是古代烹煮食物的用具,多厚重,古代祭祀或典礼时会用鼎向祖先呈上烹煮完成的肉类或其他美食,因此慢慢演变成一种祭祀用具。司母戊鼎最早是商武丁妻子妇好辞世所铸的,鼎上的第一个字很像“司",所以出土后命名为司母戊鼎,其实,司并非司字,按商代甲骨文的规律,此字应为“后"字,它是...

麒麟与貔貅的区别

麒麟与貔貅的区别

麒麟和貔貅的区别:貔貅是一种凶猛的怪兽,是现代人做为镇宅辟邪的主要摆设物,肚子里的东西只进不出,所以代表着财运;麒麟是一种仁兽,有吉祥如意的含义,人们喜欢将麒麟比喻为杰出的人才。貔貅有食万物而不出,它没有肛门,喻为聚财不失。貔貅是龙生九子中的一个,头部像龙,身体像马,麟脚,整个身体形状又像狮子,尾毛...

故宫建于哪个朝代

故宫建于哪个朝代

故宫建于明朝。故宫在明朝永乐皇帝四年也就是1406年开始建造,是在南京故宫为建造蓝本的基础上建造的。1406年永乐皇帝朱棣为了完成自己父亲朱元璋生前的愿望,准备把明朝的首都迁到北京去。于是就命人根据南京故宫的样子,在北京也建造一座故宫,一直到了1420年北京故宫才建立完成,总共用了十四年。北京故宫是...

踏秋赏菊去登高是什么习俗

踏秋赏菊去登高是什么习俗

踏秋赏菊去登高是什么意思?这是个习俗吗?金秋十月,是赏秋的最佳时节,走近大自然,去感受秋带给人们的美色,将整个身心融入这色彩缤纷的世界,让唯美的憧憬与浪漫,挥洒在自然的微风中,在风景如画的季节里谱写心中的诗篇。秋季,尤其是进入10月以来也是赏秋的最佳时间,很多朋友喜欢大自然,来到山上去赏菊花、去登高...

红瘦是指哪种花

红瘦是指哪种花

红瘦是指海棠花,其实红瘦并不是一种花名,而是形容词,出自李清照的《如梦令》一词,本意是指红花凋零,但是因为李清照是联想到了家里的海棠花在雨后的样子,才有感而发,因此后来人们就把红瘦特指海棠花。李清照的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绿肥...

唐朝的国姓是什么

唐朝的国姓是什么

唐朝的国姓是李,因为唐朝的开国皇帝是唐高祖李渊,所以李就是唐朝的国姓了,因此唐朝又被称为李唐。公元617年,唐国公李渊在晋阳起兵,次年于长安称帝建立唐朝。唐朝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朝代,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是中国古代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唐”是晋的古名,李渊是隋朝晋阳留守,祖父李虎被封为“唐...

鲁迅的自嘲诗句

鲁迅的自嘲诗句

《自嘲》是现代文学家鲁迅先生于1932年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原文是: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意思是:交了不好的运气我又能怎么办呢?想摆脱却被碰得头破血流。破帽遮脸穿过热闹的集市,就像用漏船载酒驶于...

家乡的秋季最美写一段话

家乡的秋季最美写一段话

1、家乡的秋天,正是丰收季节,稻子熟了,远远望去像铺了一层金黄的地毯,稻谷颗颗饱满,压得茎秆都弯下了腰。高粱也熟了,就像一群戴红帽子的小姑娘,随着一阵阵微风在那里翩翩起舞。再看那柿子,火红火红的,像一个个小灯笼一样挂在树上,啊!我爱这丰收的秋天,最美的秋天!2、有人喜欢阳光明媚的春天,有人喜欢那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