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 > 历史文学 > 正文内容

秦始皇为什么要修都江堰

作为伟大的世界遗产之一的都江堰,它的存在是古代中国智慧的象征。可是很多人不知道秦始皇当年为什么要修都江堰,下面给大家说一下修都江堰的原因。

秦始皇为什么修都江堰

秦始皇修都江堰是为了灭掉蜀国,蜀国的地理位置很重要,蜀地紧靠着楚国,而秦国与楚国交战时,战略物资都是通过蜀地的岷江,作为秦军的军事补给站,蜀地不仅给秦国作战提供了很多便利,也让秦国有了一个天然的粮仓。秦始皇从战略意义上进行考虑,最终决定派李冰修建都江堰。然后李冰召集了当地比较有治水经验的百姓,一起讨论出修建的方案,在开凿都江堰的过程中李冰父子还遇到了很多棘手的问题。可是最终还是被他们所克服,把都江堰修建了起来,成为了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

秦始皇修都江堰主要是为了灭掉蜀国,因为当时蜀国的地理位置优越,所以建都江堰是有战略意义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声明:本网页内容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本文链接:https://www.ilovemychina.cn/p/4870.html

相关文章

青瓷大结局是什么

青瓷大结局是什么

青瓷大结局:张仲平接到唐雯的电话后加快了车速,他见到徐艺后向他道歉,徐艺认为这一切都是张仲平逼的,他说这是在逼他走正道,徐艺心中充满了仇恨,他要报复张仲平,张仲平劝他要活着,他站在楼上想起了左达的话,徐艺清楚他自己愿赌不服输,张仲平劝他要证明给世界上的人看,唐雯也来到胜利大厦。张仲平明白是钱让他们变...

怎么读书读书的好方法有哪些

怎么读书读书的好方法有哪些

读书是指获取他人已预备好的符号、文字并加以辨认、理解、分析的过程,有时还伴随着朗读、鉴赏、记忆等行为。读书是通往梦想的一个途径,读一本好书,让我们得以明净如水,开阔视野,丰富阅历,益于人生。那么在学习中我们该怎么读书,读书的好方法有哪些?1、可多读几遍,看完后总结内容;先读一遍,再回忆一遍。2、看书...

苟利国家生死以表达了什么意思

苟利国家生死以表达了什么意思

今天要说的苟利国家生死以的意思,就有着比较渊源的历史背景,下面来看一下吧。“苟利国家生死以”,下一句是“岂因祸福避趋之”。意思是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躲开。是一个比较著名的诗句,出自林则徐著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一诗,主要表达了只要对国家有利,牺牲...

中国五大神兽是哪些

中国五大神兽是哪些

中国五大神兽分别是黄龙,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上古先民将天地分为东西南北中五方,其中每一方对应一种神兽,前四种人尽皆知,它们分别是:左青龙,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但第五种神兽却鲜有人知,甚至到了汉代的时候,世人对于五神兽的说法便逐渐流传为四方神兽了。张衡在他的《灵宪》中感叹道:黄龙轩辕於中,则是...

差不多先生这个故事讽刺了什么样的人

差不多先生这个故事讽刺了什么样的人

这个故事辛辣的讽刺了当时社会上那些处事不认真的人。这类人天真地认为做什么事儿差不多就行了,没必要讲认真,以至于最后竟因为“不认真”而丢掉了性命,实在是可笑至极、愚蠢至极。这个故事来源于《差不多先生传》,这是胡适先生创作的一篇传记题材寓言,讽刺了当时中国社会那些处事不认真的人。从处事不认真到处世不认真...

端午节谚语

端午节谚语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各地都流传着很多关于端午节有意思的谚语,通俗易懂的短句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端午节,这里整理了一些关于端午节的谚语,一起来看看吧!有关端午节的谚语:1、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2、清明插柳,端午插艾。3、家有三千艾,郞中不用来。4、未吃端午...

沙僧是什么佛

沙僧是什么佛

沙僧没有成佛,最后的结果是被封为了金身罗汉。在《西游记》中,师徒一行经过千难万险终于取得真经,得正果,唐僧被如来佛祖封为“旃檀功德佛”,孙悟空被封为“斗战胜佛”,猪八戒被封为“净坛使者”,沙僧被封为“金身罗汉”,白龙马被封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沙僧又叫沙悟净、沙和尚,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

多读书的好处

多读书的好处

1、优化脑力读书使大家变得聪明。不像看电视,不需要思考的进程,阅读是一个积极的学习经历,会让大脑保持敏锐。2、减轻压力把自己暴露在人造光的手机、电视或平板电脑降低褪黑激素的身体的生产,这可以使它很难获得良好的睡眠。睡觉前关闭所有电子至少一小时,换成一本好书,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睡眠友好的替代。3、提高词...

三国演义三英战吕布中的三英分别指谁

三国演义三英战吕布中的三英分别指谁

三国演义三英战吕布中的三英是指“三英”指刘备(字玄德)、关羽(字云长)、张飞(字翼德)三人。“三英战吕布”出自《三国演义》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故事背景为曹操联合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董卓军中上将吕布一连打败众将之后,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在虎牢关与吕布大战的故事。三国演义三英...

沙僧也叫什么原为天宫中的什么

沙僧也叫什么原为天宫中的什么

沙僧也叫沙和尚、沙悟净,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因为失手不小心打破了琉璃盏,触犯天条,被贬出天界,在人间流沙河兴风作浪,危害一方,专吃过路人。受菩萨点化,成为唐僧徒弟之后,与师傅、师兄孙悟空、猪八戒以及白龙马一起赴西天取经,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后,功德圆满,被封为南无八宝金身罗汉菩萨。沙僧个性憨厚,忠心耿...

围魏救赵的背景

围魏救赵的背景

围魏救赵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历史背景是战国时期(公元前353年)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国求救于齐国,齐将田忌、孙膑率军救赵 ,趁魏国都城兵力空虚,引兵直攻魏国,魏军回救,齐军乘其疲惫,于中途大败魏军,遂解赵围。后来这种战略常为兵家所采用,称为“围魏救赵”法,也是三十六计中的...

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

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

夏朝(约公元前2100年-约公元前1600年)是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夏朝最后一个国君桀只顾自己享乐,不顾民众疾苦,最终为商部族首领汤所灭。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文字记载的王朝。末代君主帝辛(商纣王)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后自焚而亡。西周(...

戴笠是被谁杀害的

戴笠是被谁杀害的

关于戴笠的死,目前有两种说法:1、蒋介石谋杀了戴笠。1946年3月17日下午,毛人凤发出戴笠和他的专机神秘失踪的查询电报戴笠死。1948年9月,马汉三、刘玉珠在南京被秘密处死。2、是被美国特工谋杀的。1945年,日本投降后,美国战略情报局探听到,戴笠要对过去所有与日本人合作过的中国人进行一场大清洗屠...

海底两万里好词好句都有什么

海底两万里好词好句都有什么

《海底两万里》(Vingt mille lieues sous les mers)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凡尔纳三部曲”(另两部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神秘岛》)的第二部。全书共2卷47章。小说主要讲述了博物学家阿龙纳斯、其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兰一起随鹦鹉螺号潜艇船长尼摩周游...

鬼谷子金言20句

鬼谷子金言20句

鬼谷子金言20句:1、故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也。2、已不先定,牧人不正,事用不巧,是谓“忘情失道”。3、故谋莫难于周密,说莫难于悉听,事莫难于必成。4、所处环境是命,所逢机遇是运。5、潜谋于无形,常胜于不争不费。6、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也。7、小人谋身,君子谋国,大丈夫谋天下。8、...

中国著名画有哪些

中国著名画有哪些

中国著名的画有哪些?目前还在保存完好吗?中国最有名的传世名画有10幅至今还保存完好,没有损失的,价值不可估量,中国古代的名画一直都在艺术藏品中备受追捧,画而且相比于其他的古代文物的保存更加不容易,所以中国传世名画能保存到现在十分难得,尤其是价值方面更是更加不可估量的。比如《清明上河图》不论是从作者的...

法国常见的社交礼仪是什么

法国常见的社交礼仪是什么

与英国人和德国人相比,法国人在待人接物上表现是大不相同的。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爱好社交,善于交际。对于法国人来说,社交是人生的重要内容,没有社交活动的生活是难以想象的。第二,诙谐幽默,天性浪漫。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大都爽朗热情。善于雄辩,高谈阔论,好开玩笑,讨厌不爱讲话的人,对愁眉苦脸者难以接受。受传...

看书有什么好处

看书有什么好处

在 2018年4月23日第23个世界读书日来临前夕,2017全民阅读趋势报告及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相继公布,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6本,人均每天读书20.38分钟,民众阅读总量稳步增长,56%的受访者年阅读总量超10本。然而,中国人的年阅读量较国际先进水平仍差距巨大。有人说...

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多长时间

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多长时间

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大家可能都不会陌生,这次世界性的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使用热武器的大规模战争,那么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时间有多久?又造成了多大的影响呢?1914年6月的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后,各个实力强大的国家矛盾越来越大,随即最终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时间长达4年零3个月,一共有3...

中国元素有哪些

中国元素有哪些

随着中国国力的日渐强盛,中国和中国人与世界交流的也日渐密切。越来越多的带着浓重中国元素风格的物品走向世界。那么,中国元素到底有哪些呢?今天来说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元素”。1、中国结。早在遥远的周朝,中国结就出现了。周朝人随身的佩戴玉常以中国结为装饰,而战国时代的铜器上也有中国结的图案,延续至清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