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 > 历史文学 > 正文内容

元宵节是怎么来的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元宵节是中国最古老、最传统的节日之一。 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我国人民就有了过元宵节的习俗。据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太一:主宰宇宙一切的神),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而早在汉文帝时期,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帝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

元宵节灯会

在司马迁创建的《太初历》,也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隋书·音乐志》日:“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

伯永《壬辰元宵夜咏》描绘的就是元宵节的盛景:

火树银花元夕夜,彩灯万盏熠霞流。龙溪笑语连天际,凤垸欢歌满埠头。华夏巍巍萦紫气,尧乡荡荡灿红楼。良辰美景多宏愿,圆月昭昭照九州。

尽管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现今元宵节的传统习俗除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拉兔子灯等,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声明:本网页内容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本文链接:http://www.ilovemychina.cn/p/4883.html

相关文章

明贬实褒的句子写动物

明贬实褒的句子写动物

1、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2、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3、小猫真是个讨人厌的家伙,它用脏爪子在我的书桌上留下了一串梅花印。4、小白兔实在是太淘气了,总是跑到草长得很茂盛的地方,找也找不到,要不是我细细地看了看什么地方的草在动的话,可能就永远找不到了。5...

非遗产文化有哪些

非遗产文化有哪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传统和骄傲,又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目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很多,但是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具体有哪些,下面给大家详细说一下。1、书法书法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中国书法博大精深,古代很多文人创作出了很多有名的书法。2、剪纸剪纸也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剪纸在小时候...

马克思是个什么样的人

马克思是个什么样的人

马克思对于每一个人最熟悉不过了,它是一位伟大的伟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深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但是人们对于马克思这个人不是很了解,那么马克思是怎样一个人呢?对于这个问题,一千个人有一千中说法,每个人眼中的马克思必然也是不尽相同的。有人褒之为天使,有人贬之为魔鬼,但是他确实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之所以...

中国民族英雄有哪些

中国民族英雄有哪些

中国有很多民族英雄,有卫青、岳飞、文天祥、于谦、戚继光、史可法、郑成功、林则徐、邓世昌、王铭章、张自忠等。民族英雄是指维护国家领土、领海、领空主权完整,保障国家安全,维护人民利益及民族尊严,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献出宝贵生命和作出杰出贡献的仁人志士。民族英雄分狭义的与广义的两种类型,在一般情况下,人们...

端午节谚语

端午节谚语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各地都流传着很多关于端午节有意思的谚语,通俗易懂的短句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端午节,这里整理了一些关于端午节的谚语,一起来看看吧!有关端午节的谚语:1、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2、清明插柳,端午插艾。3、家有三千艾,郞中不用来。4、未吃端午...

西凉国现在在哪里

西凉国现在在哪里

平时在看关于唐朝时期的电视剧或者电影的时候都会听到西凉国这个国家,那么唐朝时代的西凉国是现在的什么地方呢?西凉是汉族李暠所建,现今属甘肃酒泉,盛时有今甘肃西部酒泉、敦煌一带,西抵新疆葱岭,后凉主吕光时,段业于397年在张掖自称凉州牧、建康公,李暠为效谷县令,迁敦煌太守,公元400年,暠据敦煌自称大都...

十八般武器分别是什么

十八般武器分别是什么

十八般武器在近代戏曲界分别指的是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戈、镋、棍、槊、棒、矛、耙十八种兵器。十八般兵器,泛指多种技艺,具体的内容在每个时期都有所不同,后来演变成十八般武艺,指的是使用十八般兵器的本领,亦泛指多种武艺。其中刀、枪、剑是一直列入这十八种兵器之中的:1、刀刀是我国最早...

夫妻合心其利断金说的是什么

夫妻合心其利断金说的是什么

当今社会,唯有父母恩情是最无私的,父母亲含辛茹苦将自己的子女抚养长大,是儿子的话还比较好,相比女儿是要出嫁的,有自己的小日子去过,出嫁当天父母的不舍,时常会叮嘱女儿要好好过日子,也会用到夫妻合心其利断金的话语,那么问题来了,夫妻合心其利断金意思是什么?表面的意思是说同心协力的两个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

斜塔叫什么

斜塔叫什么

斜塔名叫比萨斜塔,坐落于意大利的比萨城。斜塔是比萨城内一组古罗马建筑群中的钟楼,于1174年动工兴建,1350年完工。塔身全部用大理石材料砌成,共八层,高约54米。底层有大石柱15根,上面的各层为30根,顶层12根,钟就挂在顶层。塔内有楼梯300阶,游客可登上各层眺望比萨城的全景。建塔之初,塔体还是...

abac的词语正确填词姿势

abac的词语正确填词姿势

2019年,网络流行的词语中有一个“不稂不莠”,很多人只知其音不知其意,稂是狼尾草,莠是狗尾草,不稂不莠,不是狗尾草也不是狼尾草,是这个意思吗?“不稂不莠”是很典型的abac类词语,表达的意思是禾苗中无野草,一三词相同,不是否定,而是强调。它的特点是一三词为同一词,二四词或为反义词或为同义词,如或多...

官渡之战(图文)

官渡之战(图文)

▷ 查看视频 东汉末年,由于农民起义的冲击,原本就已经危若累卵的大汉王朝彻底陷入军阀混战的泥潭之中,经过多年的互相征伐,北方最终形成了以曹操和袁绍为首的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双方矛盾愈演愈烈,决战一触即...

唐朝的国姓是什么

唐朝的国姓是什么

唐朝的国姓是李,因为唐朝的开国皇帝是唐高祖李渊,所以李就是唐朝的国姓了,因此唐朝又被称为李唐。公元617年,唐国公李渊在晋阳起兵,次年于长安称帝建立唐朝。唐朝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朝代,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是中国古代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唐”是晋的古名,李渊是隋朝晋阳留守,祖父李虎被封为“唐...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什么意思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什么意思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名言出自于诸葛亮的《诫子书》,是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 表现了他对儿子的教诲与期望,意思是:“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安详全神贯注的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诫子书》全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

长征经历了多少年

长征经历了多少年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撤离长江南北各苏区,转战两年,到达陕甘苏区的战略转移行动。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红军长征一共经过两年,1934年10月从江西瑞金出发,到1936年10月,最终到达陕...

家乡的秋季最美写一段话

家乡的秋季最美写一段话

1、家乡的秋天,正是丰收季节,稻子熟了,远远望去像铺了一层金黄的地毯,稻谷颗颗饱满,压得茎秆都弯下了腰。高粱也熟了,就像一群戴红帽子的小姑娘,随着一阵阵微风在那里翩翩起舞。再看那柿子,火红火红的,像一个个小灯笼一样挂在树上,啊!我爱这丰收的秋天,最美的秋天!2、有人喜欢阳光明媚的春天,有人喜欢那寒冷...

晕是什么意思

晕是什么意思

晕,是天气术语,也是流行用语,在方言中也可见到。做天气术语时,是指悬浮在大气中的冰晶(卷云、冰雾等)对日光或月光的折射和反射作用而形成的一组光学现象。可以表示:1.太阳或月亮周围形成的光圈:日晕。⒉光影色泽模糊的部分:霞晕。⒊头发昏,有旋转的感觉:晕眩。详细字义:1.作动词,昏倒的意思。引例:魏老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