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 > 节日节气 > 正文内容

立夏和初夏的区别

1、含义不同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民间的传统节日;而初夏只是表示夏天刚刚到来,没有特殊的含义。

2、时间不同

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为立夏,时间一般在每年公历的5月5日或6日;初夏则指的是夏季开始的一段时间,大概是公历5月份,没有具体的时间。

3、习俗不同

立夏有迎夏、尝新、斗蛋、秤人等传统习俗;而初夏并没有什么习俗。

立夏,初夏,夏季

立夏作为夏天的第一个节气,预示着季节的转换,代表夏天的正式开始。古代的人们非常重视立夏的礼俗,在立夏日会有“立夏之日,迎夏于南郊,祭赤帝祝融”的祭祀仪式。

如果把夏季均分成三个阶段,那么分别是孟夏、仲夏、季夏,其中孟夏就是我们常说的初夏,仲夏就是盛夏。按照公历来看孟夏大约是5月份,仲夏大约是6月份,季夏大约是7月份。因为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所以公历6月为仲夏,但是在北半球,最热的月份其实是7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声明:本网页内容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本文链接:http://www.ilovemychina.cn/p/9237.html

相关文章

清明节头一天能不能扫墓

清明节头一天能不能扫墓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很多人清明节头一天就去扫墓,那么清明节头一天可以扫墓吗?清明节头一天不可以扫墓,清明节的头一天上坟有人称寒食节,所以最好也不要在这一天上坟。一般情况下清明上坟一定要早的...

小满文案

小满文案

1、斗指甲为小满,万物长于此少得盈满,麦至此方小满而未全熟,故名也。2、麦粒渐满,夏至未至,鸟儿与知了相互诉说,告知暑气轻微。3、夏有小满待满,秋有白露已寒,吾有少年散于春冬不知还。4、褪去青涩,成熟的开始时刻,由夏至秋,一始一末。5、将满未满,人生可追,半熟未熟,岁月可待。6、盈而未满的小确幸,才...

中秋节祝福语有哪些

中秋节祝福语有哪些

中秋节祝福语有:1、天上月圆,人间团圆,家庭情圆,心中事圆,左右逢圆。愿你在每一天中,人缘、情缘、福缘、财缘,缘缘不断,事事如愿!祝你中秋快乐梦想成真万事如意!2、一轮明月照亮事业,一盒月饼甜蜜生活,一杯美酒健康长久,一串葡萄欢乐逍遥,一个西瓜合家团圆,一份祝福送给大家。祝你中秋快乐哦!3、中秋至,...

命苦的三大生肖

命苦的三大生肖

命苦的三大生肖一般通常指的是鼠、鸡、牛,这三大生肖的人多数生活的都比较累,无论是因为运势不好,不断与人争吵还是争强好胜导致身心俱疲,而且它们分别有着不同的性格、不同的个人生活习惯、不同的思想甚至是不同的生肖。一般认为鼠、鸡、牛这三个生肖命苦,其中鼠这个生肖的人一般运势不怎么好,多数自小家庭条件就不怎...

母亲节文案

母亲节文案

1、宇宙洪荒,生命浩瀚,但只有你和我,真正分享过心跳。2、过去你陪我蹒跚学步,未来我陪你夕阳漫步。3、唯一的铠甲,也是唯一的软肋。4、世界上的美有很多种,而你是最美丽的那一种。5、你多大,妈妈就多大,她生了你,才是成为了你妈妈。6、我不要沙滩小岛马车和城堡,我不要人山人海热情的尖叫,我不要五光十色灿...

春联左右顺序怎么区分

春联左右顺序怎么区分

春联左右顺序怎么区分取决于哪个是上联哪个是下联。因为过去的书是竖排版,都是从右侧读起、写起,因此古时候的对联,也是从右向左书写,如果遵照传统贴法,面对门时,对联的上联是在右边的;而现在,由于书写习惯是从左向右,所以,也有人把上联贴在左边的。至于到底应该贴在哪边,是要看横批的书写顺序的,如果横批是从右...

小寒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小寒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小寒节气的含义是指即将进入一年之中最冷的时期,但此时的气候温度尚未达到寒冷的极点,同时也寓意着新年即将到来,人们会开始忙着写春联、剪窗花、买年画、挂彩灯等等,陆陆续续的为春节的到来做好准备。小寒表示天气的寒冷程度,由于还没达到最冷的时期,并且和夏季的小署相对应,因此得名“小寒”。小寒是冬季的第五个节...

英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英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据统计,英国全年的节日共有106个,许多传统节日或与基督教有关,或源自久远的民俗,其中主要的节日有:1、元旦,在每年的1月1日庆祝新的一年开始。女王会发表新年祝辞,教堂都会在除夕夜做礼拜,人们还会举办各种各样的新年晚会。2、情人节,本来每年2月14日是为了纪念殉教的圣徒圣瓦伦丁的,传说他生前曾极力协...

立秋文案

立秋文案

立秋的文案有:1、秋不凉,粒不黄。屋夜温差大,有利籽粒发。2、立了秋,枣核天,热在中午,凉在早晚。3、六月底,七月头,十有八载节立秋。4、立秋前,三四天,白菜下种莫迟延。5、立秋反比大暑热,中午前后似烤火。立秋有什么传统习俗?立秋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在南方有“立秋...

六月六看谷秀什么意思

六月六看谷秀什么意思

农历六月六是中国古代的传统节日,六月六看谷秀的意思是在六月初六那天观看庄稼抽穗开花,其中包含了农民盼望和庆祝庄稼丰收的心理。“六月六”是汉族和布依族人民的传统佳节,由于居住地区不同,过节的日期也不统一,汉族和有些布依族地区六月初六过节,称为六月六;有些布依族地区六月十六日或农历六月二十六日过年,称为...

大雪节气是几月几日

大雪节气是几月几日

大雪节气通常在每一年公历的12月6日-8日之间,2020年的大雪节气是在12月7日,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与小雪、雨水、谷雨、小满相同,均是反映降水的节气。大雪的到来,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降水量会逐渐增多,可能会出现下雨或下雪天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大雪,十一月节。大者,盛也。...

春节拜年有什么寓意和讲究

春节拜年有什么寓意和讲究

过新年,穿新衣,喜气洋洋又一年。说起过年,上至老人,下至小孩,没有一个不高兴的。在中国,过年有一个很重要的习俗,就是拜年!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提起拜年,我们就不得不说说拜年的来历了。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

冬九九气候农谚

冬九九气候农谚

冬九九的农谚俗称“九九歌”,是关于冬季节令物候现象要点的歌诀,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气候冷暖变化、物候现象和人们的生活习惯也都有所不同,所以各个地区的“九九歌”也不尽相同,其中黄河中下游的九九歌流传最为广泛,具体内容是: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望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

清明上河图名扬中外的原因是什么

清明上河图名扬中外的原因是什么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这个清明上河图主要展现的是北宋开封府的风俗,这也是世界上仅存的北宋时期名画精品之一,清明上河图现在已经是属于国宝级的文物了,在故宫博物院可以看到。清明上河图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 ,绢本设色。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

八大行星离太阳的距离

八大行星离太阳的距离

相信大家都应该知道太阳系有八大行星,这些天体都受到太阳的引力作用,围绕太阳运动。这8颗大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那么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八大行星分别离太阳的距离有多远?距离太阳最近的是水星,距太阳5800万千米;最远的是海王星,距太阳45亿千米。水星是太阳系的八大行...

元宵节美景可以用这些诗句来描写

元宵节美景可以用这些诗句来描写

元宵诗集:《正月十五夜》(唐)苏味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

元宵节的习俗有什么

元宵节的习俗有什么

1、吃元宵:元宵作为小吃,在中国已由来已久。在唐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吃圆团的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2、送灯:送灯的习俗,是在唐代才逐渐发展成熟的,人们都会在这一天自发的在家门口挂灯笼。3、踩高跷:踩高跷是一种民间杂技,表演者乔装打扮成传说中的人物,踩着有踏脚装置的木棍,边走边...

2020春节快递什么时候停运

2020春节快递什么时候停运

2020年春节到来,快递不停运!!!临近春节,各行各业都在准备最后的工作冲刺和协调,以便春节假期期间,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而对人们生活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快递了。这几天,网上流传着一张“春节快递停运通知”的图片。图片详细标注了2019年末和2020年初全国各地快递停发的日期(如下图)从这张图片中看,今年...

七夕节有哪些传统节目

七夕节有哪些传统节目

中国有很多传统的节日,而每个传统节日都有不同的特色节目,比如八月十五中秋节,通常是一家团圆的节日,亲人聚在一起吃月饼赏月等。而农历的七月初七是七夕节,又叫作乞巧节,也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那么七夕节有什么传统节目呢?一个以“牛郎织女”民间传说为载体,以爱情为主题的七夕节是个很甜蜜很美好的节日,也是世界上...

南方过小年的习俗

南方过小年的习俗

祭灶即祭送灶神升天,因此小年也叫祭灶节。人们在腊月二十四都要祭灶,灶君神像贴在锅灶旁边正对风匣的墙上,两边配联多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下联也有写成“回宫降吉祥”,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粘住灶王爷的嘴,让它...